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僑務電子報

:::

波士頓在地文化研習課 品茗編結神遊故宮

2023-10-25
林曉嵐提供
分享
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Line 分享至twitter
給予愛星 3
參加文化研習營的老師們與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(右) 合影
參加文化研習營的老師們與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 (右) 合影
林賢琪介紹如何將故宮典藏融入教學
林賢琪介紹如何將故宮典藏融入教學
參加文化研習營的老師們,聚精會神聆聽林賢琪介紹故宮文物
參加文化研習營的老師們,聚精會神聆聽林賢琪介紹故宮文物
宋永麒 (中) 和大家分享他的茶葉、茶具收藏
宋永麒 (中) 和大家分享他的茶葉、茶具收藏
王明德 (右) 一步步指導如何編織中國結
王明德 (右) 一步步指導如何編織中國結

波士頓地區在地文化研習課於10月21日在波士頓文教中心舉辦,三位文化講師分別就故宮文物解說、臺灣茶文化介紹、中國結編結操作等主題,帶領現場多位華語文教師一同交流融入手作教案的文化教學。波士頓文教中心主任潘昭榮也特別向大家致意,感謝大家撥冗參加,彼此精進文化教學的經驗。

首先由代表波士頓地區主流學校教師回臺參加文化集訓,目前任教於 Pollard Middle School 的老師林賢琪,分享她如何將故宮典藏的賞析融入華語文化教學,引導學生欣賞古代繪畫承載的歷史,讓學生明瞭歷史文物是重要的文化遺產,豐富文化的體驗。林賢琪以「太平春市圖」、「青銅器饕餮紋」為例,適合七、八年級學生透過平板電腦的操作,進行小組討論並分享個人的觀察。她也分享故宮網頁是老師們可以利用來教導學生文化的利器,浩瀚的收藏結合近年來故宮精心設計整理的科技,如立體文物賞析、親子遊戲、教師手冊、線上課程等都是很豐富的教材。林賢琪並推薦「清院本清明上河圖」、「明仇英漢宮春曉圖」等經典畫作以古畫動漫的方式呈現,讓學生耳目一新。林賢琪也分享自己的創意點子,建議老師們可以因地制宜,就地取材使用波士頓Charles River,讓學生們設計波士頓在地版的「清明上河圖」,以同樣方式繪製,讓學生們發想,將自己喜歡的街景、慶典紛紛入畫。

接下來由回臺接受僑委會文化種子老師培訓,目前任教於慈濟人文學校的老師宋永麒,向大家介紹臺灣獨特又豐富的茶文化。臺灣以生產各種優質茶葉聞名,而每種茶葉都有其特殊的香氣和味道。宋永麒介紹臺灣茶產業早自十七世紀即開始發展,茶葉有自外地引進也有原生種。清朝時期茶葉即是最大的出口品之一,也造就了產業從南臺灣轉移至北臺灣的遷移。日治時期大規模在北部開拓茶園種植青心烏龍、硬枝紅心等品種,並引進培育出在地的阿薩姆紅茶廣銷歐美。透過認識這些茶的獨特性,便能更深入了解臺灣多元又有趣的茶歷史及文化。宋永麒也就茶具進行詳細的解說,介紹紫砂壺、臺灣的岩礦壺等,並分享他收藏的各項精細茶具。在品茗時刻,宋永麒現場沖泡臺茶十八號、阿里山高山茶等茗品,並同時欣賞多首與茶相關的古詩文,讓老師們能夠一邊享受茶香,一邊沈浸在文學氣息中。

璞石中華文化工作室老師王明德,則教導大家動手編織中國結。學員們起身走近觀摩,在手中將編繩依樣來回穿引、學習著各式基礎繩結編法。王明德耐心地一步步指導示範,如何打出一個個單平結、雙平結、雙聯結,創造專屬個人的人偶、聖誕鐘、幸運手環等飾品。大家看著自己的精心作品,對於如何應用於日常教學,又多了一項收穫。

相關新聞
top